更新時間:2025-06-25 點擊數:41
抗裂減滲劑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抗裂防滲中占據關鍵地位,能有效提升結構耐久性與防水性能。但施工環(huán)節(jié)的任一疏漏,都可能致使其功能大打折扣,進而引發(fā)滲漏等一系列質量問題。從材料配比失誤導致抗?jié)B性能不達標,到攪拌不均引發(fā)的局部缺陷;從環(huán)境因素影響減滲劑活性,到特殊結構節(jié)點處理不當埋下滲漏隱患,這些問題都需要施工人員高度重視。若不及時解決,不僅會增加維修成本,還可能威脅建筑結構安全。本文深入剖析施工中的常見問題,并針對性提出解決策略,助力施工人員提升工程質量 。
一、材料配比偏差導致性能失效
問題表現:混凝土抗?jié)B等級不達標,或出現異常開裂
原因分析:
抗裂減滲劑摻量未按配合比精準計量,摻量不足時無法形成完整防水網絡,過量則可能干擾水泥正常水化;
與其他外加劑復配時未調整用量,導致成分相互拮抗。
解決措施:
嚴格按實驗室適配確定的摻量計量,采用自動稱量系統(tǒng)避免人工誤差;
復配使用前進行相容性試驗,根據試驗結果調整各外加劑用量。
二、攪拌不均勻引發(fā)局部缺陷
問題表現:混凝土局部出現蜂窩麻面,或抗?jié)B性能離散性大
原因分析:
抗裂減滲劑直接傾倒在骨料堆上,未均勻分散于水泥漿體;
攪拌時間不足,納米級活性顆粒未充分分散。
解決措施:
采用合理的投料順序,先將減滲劑與水泥干拌后再加水攪拌;
延長攪拌時間,確保納米顆粒在漿體中形成均勻分散體系。
三、施工環(huán)境不適導致功能衰減
問題表現:低溫環(huán)境下混凝土凝結緩慢,高溫環(huán)境出現早期裂縫
原因分析:
低溫時,抗裂減滲劑活性物質反應速率降低,水化產物生成量不足;
高溫時,水分蒸發(fā)過快,減滲劑未充分參與反應即失去作用。
解決措施:
低溫施工時采用溫水拌合,并添加早強組分促進水化;
高溫季節(jié)選擇早晚施工,采取降溫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,澆筑后立即覆蓋保濕。
四、基面處理不當引發(fā)滲漏隱患
問題表現:新舊混凝土接縫處、后澆帶位置出現滲漏
原因分析:
基面存在浮漿、油污未清理,減滲劑無法與基層有效結合;
施工縫表面粗糙度過低,新澆混凝土與基層粘結力不足。
解決措施:
采用高壓水沖洗或機械鑿毛處理基面,確保表面干凈,露出堅實骨料;
后澆帶等關鍵部位可預先涂刷一層減滲劑水泥凈漿,增強界面粘結力。
五、養(yǎng)護不足影響抗?jié)B耐久性
問題表現:混凝土表面出現干縮裂縫,抗?jié)B性能隨時間下降
原因分析:
養(yǎng)護期缺水導致抗裂減滲劑活性物質未充分水化,晶體生長不完整;
養(yǎng)護時間不足,混凝土內部孔隙未完全被水化產物填充。
解決措施:
采用覆蓋保濕膜與噴霧養(yǎng)護相結合的方式,確保混凝土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(tài);
大體積混凝土可采用內部循環(huán)水冷系統(tǒng)控制內外溫差,延長養(yǎng)護期。
六、特殊結構節(jié)點處理不當
問題表現:變形縫、穿墻管等部位出現滲漏
原因分析:
節(jié)點部位未做加強處理,減滲劑在復雜結構中分布不均;
管根、陰陽角等部位振搗不密實,形成滲水通道。
解決措施:
對變形縫等關鍵部位增加減滲劑摻量,并設置止水鋼板;
穿墻管周邊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筑,并用小直徑振搗棒重點振搗。
七、與其他材料相容性問題
問題表現:混凝土坍落度損失異常,或凝結時間大幅延長
原因分析:
抗裂減滲劑與部分外加劑發(fā)生化學反應,產生絮凝現象;
摻合料用量過高,吸附減滲劑活性成分。
解決措施:
選用合適類型的外加劑與減滲劑配伍;
當摻合料用量較高時,需增加減滲劑用量,或通過試驗調整配合比。
抗裂減滲劑施工質量控制需貫穿 “材料 - 配合比 - 施工 - 養(yǎng)護” 全流程。通過精準計量、規(guī)范操作、環(huán)境適配和節(jié)點強化,可充分發(fā)揮減滲劑的抗裂防滲效能。建議施工前進行現場試配,針對具體工程特點制定專項方案,確?;炷两Y構實現與建筑同壽命的防水目標。
科洛結構自防水技術(深圳)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混凝土結構自防水的專業(yè)化公司,提供砂漿防水劑、水性無機滲透結晶材料、水性滲透型無機防水劑、永凝液DPS防水劑等新型防水材料。如有相關需求歡迎聯系:13922896181